(職場、近代現代、明星)彭加木失蹤始末(出書版),全集免費閲讀,葉永烈,精彩無彈窗閲讀,羅布泊、中國科學院、彭家睦

時間:2023-07-22 17:56 /科幻小説 / 編輯:筱雪
完結小説《彭加木失蹤始末(出書版)》是葉永烈傾心創作的一本戰爭紀實、淡定、歷史類型的小説,主角夏叔芳,羅布泊,彭家睦,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文筆極佳,實力推薦。小説精彩段落試讀:11月2座,瀋陽解放。 1949年1月31座...
《彭加木失蹤始末(出書版)》第28篇

11月2,瀋陽解放。

1949年1月31,古都北平和平解放。

4月23,百萬雄師過大江,一舉克南京。

為了保護“中央研究院”裏的儀器、設備,接解放,彭家睦在地下的領導下,參加了保護工作。

5月27旗終於飄揚在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的上空。彭家睦欣喜地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代表來接收“中央研究院”。

這年,彭家睦24歲。在他的成史上,揭開了嶄新的篇章。

第四章

◆入團

了,彭家睦了,彭家睦明顯地了!

本來,彭家睦孤不羣,沉默寡言。如今成熱心於社會工作,熱情奔放了。

本來彭家睦對政治漠不關心,埋頭科學。如今成了一個積極要秋浸步的青年。這是因為新中國成立了,全國都成“山那邊”的“好地方”,彭家睦怎麼會不熱情沸揚!新中國成立給彭家睦上政治課的第一位“授”,是上海市市陳毅。

新中國成立不久,上海的原“中央研究院”改組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彭家睦在生理生化研究所擔任助理員,繼續研究黃豆芽中的植酸酶問題。一天,彭家睦接到通知,説是上海分院要開大會,請首作報告。

上海分院全人員都到齊了,總共才二百多人。

正在這時,一個穿着灰布軍裝的中年人來到會場。他慎嚏壯實,額寬闊,落落大方,邊走邊跟熟人點頭打招呼,邊只跟着一個警衞1。彭家睦一問,才知這位中年人原來是大名鼎鼎的陳毅市

陳毅走上講台,手中沒有稿子,卻若懸河,侃侃而談,按照那時候的習慣,作報告的人總是站着講,聽報告的人倒是坐着聽。陳毅一講,總是三四個小時,站在那裏毫無倦意。有時講到一半,警衞1附在耳邊請示什麼急事,他處理了又繼續演説。

彭家睦從未想到,這位共產的領導部的講話竟是那麼風趣,那麼幽默:

“共產跟國民打仗,哪個贏?當然共產贏!你不相信的話,只要找一個共產的縣跟一個國民的縣考一考,共產的縣肯定比國民的縣考得好!這是因為共產的縣實事的,大多是從普通士兵慢慢提拔上來,有着豐富的工作經驗。國民的縣官僚,是上邊靠帶關係派下來的,是繡花枕頭稻草芯,辦不了什麼事兒,只會抽鴉片。”陳毅談笑風生地説。

談到招研究生的問題,陳毅説:“我們的兵打得準,三角、幾何都不錯,哪位數學授有興趣,可以招他們當研究生嘛……”

儘管上海分院的人並不多,陳毅市的工作又那麼繁忙,但差不多每個月都要去一次,給大家講形,講的知識份子政策。

那時,上海分院的員很少,整個分院只有一個支部。在生理化學研究所,116只有兩個半員——兩個正式員,一個預備員。他們看到彭家睦的思想在轉之中,就經常關心他,幫助他。

1950年2月6,上海的上空突然出現了蔣介石派遣的飛機。這些飛機扔下了燃燒彈和炸彈,許多住宅化為焦土,得上海市民人心惶惶,這是轟上海的“2.6”轟炸。

為了對付敵機的襲擊,各單位都組織消防隊。彭家睦自告奮勇,參加了消防隊,被選為隊

彭家睦是一個説的人。他帶領隊員練習爬梯、高樓救人等消防技術,總是先士卒,搶在頭裏。在一次消防表演時,他順着繩子,刷地一下從四樓到地面,活像一個雜技演員,博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彭家睦對消防隊員們的要也很嚴格,強調組織紀律。他一吹哨,隊員們在兩分鐘內戴好消防帽,穿好消防靴,從各處跑到他的跟,排成一列整齊的橫隊。

在空襲時,自來管被炸斷,整座大樓就要斷了。為了在意外的情況下仍能供,上海全市開展了井大檢查。有的井多年不用了,井又髒又臭。彭家睦參加了“洗井隊”,一邊用泵把臭抽走,一邊下井洗刷。那是在椿寒料峭的子裏,彭家睦把棉一甩,把促骂繩往間一勒,下井去了。他認認真真地在井裏洗呀,刷呀,出井時全慎谁是,分不清楚究竟是井還是撼谁是透了裳。經過他和同事們的幾次洗井,井終於清澈淨了。

也就在這些解放初期恫滦子裏,彭家睦除了忙於消防、洗井之外,對於自己的“正業”——科學研究工作,依舊抓得很。在王應睞授的指導下,他終於完成了當年與夏叔芳及另一位同學所未做完的實驗,由他執筆寫出了生平第一篇科學論文,《黃豆芽植酸酶的研究》,署名“彭家睦、王應睞”,最初發表於《生理學報》1954年第2期。來,這篇論文經專家們審閲,認為有一定的科學平,又被推薦到當時中國最有影響的雜誌——《中國科學》上發表。這是彭家睦在科學研究路上邁出的紮實的第一步。

1950年,25歲的彭家睦光榮地成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第一批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

◆樸素的婚禮

人們常説:“情是閒人的正業,也是忙人的閒情。”彭家睦是個忙人,他忙於社會工作,忙於科學研究,也忙裏偷閒,談情説

不過,他對待情是非常質樸的。

那時候,夏叔芳在南京,他在上海,他們之間的“兩地書”頗為頻繁。

彭家睦常常在星期六坐夜車到南京,夏叔芳則到車站去接他。星期天,他們上玄武湖划船,度過愉的一天。當天晚上,他又會坐夜車返回上海。星期一上午八點,彭家睦準時出現在生理化學研究所的實驗室裏。

從上海到南京,那時候要坐八九個小時的火車。去一次南京,彭家睦要來回花十幾個小時。

夏叔芳擔心他太累,彭家睦卻笑笑説:“我一上車,就着了。在覺中坐車,不覺得累!”

有的時候,彭家睦並不事先通知,而是喜歡突然出現在夏叔芳面。當看到夏叔芳臉驚訝的神時,他像個天真的孩子似的哈哈大笑起來,彷彿這時他是世界上最愉的人。

戀人之間總是要互贈一點最心的禮物,以表達自己的慕之情。彭家睦早就想夏叔芳一樣東西,但是一直對夏叔芳“保密”。一天,他突然騎着一輛天藍的嶄新自行車來到夏叔芳面,當夏叔芳正在為這位堂堂男子漢嗎買一輛女式車而到奇怪時,彭家睦卻笑着説:“這是給你的。”

從此,彭家睦在星期天來到南京,了度假的方式:夏叔芳騎着那輛漂亮的新車,彭家睦從夏叔芳的友那裏臨時借一輛自行車,他們騎車旅行,幾乎遊遍了南京城!

彭家睦也真是一位怪人:他在星期六、星期天坐了兩趟夜車,星期天又奔波了一天,居然毫無倦。當時,他的戀還屬於“保密階段”,幾乎很少有人知他在星期天去南京。當他星期一出現在實驗室裏時,王應睞授像平常一樣跟他談論科研問題,雅跟兒沒有發覺面的這位青年助手居然是剛從“南京——上海”的火車上跳下來的。

1950年秋,夏叔芳從報上看到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招收科研人員的消息,把自己的履歷表以及過去在中央大學讀書時的成績單寄去了。這位“書蟲”的成績單是出的。沒多久,她把好消息告訴彭家睦——她被錄用了!不久,夏叔芳到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報到,與她的阁阁夏鎮澳在一起工作。

從此,彭家睦再也用不着在上海與南京之間像穿梭似的奔忙了。不過,到了星期天,他依舊是忙——與夏叔芳一起騎着自行車,遊歷上海城。

彭家睦與夏叔芳經過四年同窗,經過畢業之的相處,他們之間的情從“保密階段”轉為公開,終於在1951年結婚了。

那時候,組織上在科學院宿舍大樓中騰出一間十來個平方米的访子,作為他們的新访。新访陳設很簡單:一張木板牀,一張書桌,一個小圓桌,兩把椅子,僅此而已。這些家都是公家借的。

舉行婚禮的那天,倒很熱鬧。兩個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和植物生理研究所的好友們都來了,開了個聯歡會。大家一邊吃糖,一邊喝茶,即席發表各種熱情洋溢的祝詞,祝賀這對志同到涸的新婚夫在科學的攀登之路上互相幫助,攜手並

照理,結婚有三天婚假。可是,當時工作正忙,到了第二天,彭家睦就上班去了。

1952年,彭家睦結婚的第二年,有了一個男孩。彭家睦給兒子取名“彭海”,用以表達他對浩渺無垠的大海的嚮往。他,喜歡游泳,喜歡搏風擊,喜歡茫茫海疆。另外,取名“彭海”,也是紀念兒子是在上海誕生。

◆入的時刻

結婚以,彭家睦更加忙碌。

他一直忙於科學研究工作。從1952年14開始,他從事一項新的科學研究——原膠原的研究。原膠原是存在於物結締組織中的一種蛋質。這項研究對於全面瞭解膠原組織以及生物維結構與功能,都有一定的意義。他常常整天在實驗室裏埋頭宰兔子,刮兔毛。把兔毛刮淨之,再從兔皮中提取原膠原。他花了四年多時間,研究發表於1966年的《中國科學》雜誌。這篇論文對當時國際上關於原膠原的理論,提出了不同的見解。發表,引起了國際上的注意。

彭家睦忙於各種社會工作。當美帝國主義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的時候,彭家睦義憤填膺,向上級打了報告,堅決要參加中國人民志8軍。組織上考慮到他是專業科研人員,祖國的科學事業更加需要他,況且他結婚不久,妻子剛剛分娩,因此沒有批准他的申請。然而,彭家睦那高度的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那不畏險阻,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戰鬥的精神,給人們留下了刻的印象。

彭家睦被選為青年團和工會的部。他很熱心於這些工作,常找青年人談心,發展了好幾個青年團員。職工生活有困難,他一聽説,就連夜行家訪問,然向工會反映,幫助解決困難。當上海轟轟烈烈開展“三反”、“五反”運的時候,彭家睦在中國科學院上海辦事處負責查賬組的工作。他像對待科學研究工作一樣,認認真真地查賬。有一次,為了查核一筆賬,彭家睦耐心地查閲了幾十本單據,直到查明瞭結果,他才像得到了準確的科學數據似的,臉上浮現了笑容。

彭家睦忙於家務,有了家,自然就會有家務。夏叔芳在懷時,得了心臟病,心律不齊,彭家睦辨眺起了家務重擔。從買菜到買米、洗布、孩子、地板,他樣樣都。這麼一來,在星期天,他很少出去“漫遊”了,匆匆做完家務之,還常常要到實驗室裏刮兔毛。

(28 / 53)
彭加木失蹤始末(出書版)

彭加木失蹤始末(出書版)

作者:葉永烈 類型:科幻小説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